Friday, January 22, 2016

书法美学:造势与识势 Writing and Appreciating Chinese Calligraphy

鲁迅的汉字三美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其中而形,更是书法之本,所以汉代蔡邕才说:“为书之道,必须入其形。”

以汉字之“形”为书法之本源的说法,书法界对此的争议应该不大。

但是汉字之“形”,如何能产生艺术美感却是个众说纷纭的议题。当代受到西方美学理论的冲击之下,不少学者从西方理论出发,则逃不出“形式主义”的约束。由于形式主义与现代性中不断求新求变的特点的扣合,导致书法艺术创作走向认为书法创作必须是不断的形式翻新,为形式而形式。书法的现代化就变成书法的“西化”,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代表书法的未来。

但是,中华传统书学对于书写汉字何以能产生美感的阐述大体都离不了汉代崔瑗与蔡邕的书法理论框架,以“势”概念作为书法发生学的核心思想,把“形”与“势”结合成为书法艺术理论的主轴。

最早提出“势”说法的是蔡邕,他在《九势》中说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成为千百年以来传统书法创作理论的玉律金科。从书写工具的角度,学者把书法艺术的产生归功于毛笔的作用;但是从书家书写的角度来看,他们又自觉地以“势”为指导来推动自己的书法创作,使自己的作品焕发出强悍的生命力。所谓“造势”是也。

书圣王羲之把书法创作比喻为布兵列阵之造势。他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鏊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 还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这就很形象地告诉我们,书法创作如将军布阵,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把大小,平直,偃仰等组合得卓有风姿,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布阵就是遵守“意在笔前”的创作指导。但是,布阵之后一个士兵上了战场,书家真正书写时“意”与“笔”却是难以控制的,唯有顺势而行,所以蔡邕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怀素更进一步讲到书写的心境:“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此时哪能照顾到意在笔前。

但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不能单单从书家的书写的角度来阐述,还要问问欣赏者是如何欣赏一幅作品的问题。

如果“势”是书法发生的核心概念,书家“造势”的过程如果能够通过书法作品来传达甚至感染欣赏者对于一幅作品的感人力量,那么,从“势”的角度来说,欣赏者必须通过“识势”来领悟书法的意趣。

可以说,“形”是书法的本源,“由势生形”是书家的“造势”结果,而“形成象出”是为欣赏者提供一个想象空间而做出的努力。

我们说,书法欣赏时眼见的形为实,想象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故“象”不仅可“观”,还可“想”(想象)、可“意”(意象)、可“表”(表象),可“味”(澄怀味象)。

书法欣赏的从“象内之象”,到“象外之象”,以至“无形之象”,都必须对“象”的观念有所认识。但是书法之“象”何处寻?

象在“势”中寻。我们又必须回到“势”的概念,曰:“识势”。

就是说必须看得懂整体作品的气势布局,以及由势引申出来的意趣。

书法创作的过程是从笔势到体势,再到气势的。但是,书法欣赏书法时,它过程与顺序恰好相反,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书法的气势,进而是体势,再到具体的笔势。

所以欣赏者“识势”先要感受书法作品的“气势”,否则一切徒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